新闻资讯
文帝和邓通?邓通是太监吗
文景之治是我国汉朝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文景二帝给汉武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因此才有了后来汉武帝的功绩。其实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他也有愚昧封建宠幸奸佞的时候。
作为佞幸人物的代表,邓通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声名,读过《史记》、《汉书》的人应该对他印象很深。
邓通是蜀郡人,因为擅长摇船划桨,在皇宫里当了个黄头郎。所谓黄头郎,就是头缠黄布的郎官,因为当时很迷信,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土能克水,所以摇船的郎官都头缠黄布。有一天,刘恒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快要升天,却差一把后劲,怎么努力也升不上去,这时有一个黄头郎在他身后推了一把,终于升上去了。他下意识地回头寻找恩公,看见那个推自己的人屁股以上腰带以下的部位,衣服上破了个洞,刘恒惊诧不已:这个梦怎么做得这么邪门,跟真的似的。醒来之后,他靠在床上感叹很久,忽然脑子里萌生一个冲动:说不定现实中真有这么个人,何不到黄头郎官丛中去找找看?
想到这里,他一翻身起床,来到未央宫沧池中间的渐台上,偷偷观看在沧池上侍候的黄头郎官,一眼看见有个人正好屁股以上皮带以下的衣服上破了个洞,不禁大喜,马上叫到面前来,问其名姓,听说他姓“邓”,更是乐不可支。因为人都讲究口采,“邓”和“登”的音近,象征着这个人正是送自己登天的人(“升”和“登”的古音也很近,是同源词),于是当即给邓通加官进赏。邓通这个人也比较老实,不喜欢外交,就算碰到轮休的日子,也在宫里侍候,不肯休息。刘恒越发高兴,先后赏赐他总共有十多亿的钱财,拜官至上大夫。
邓通对刘恒也确实忠心耿耿。有一次,刘恒得了痈病,硕大的一个痈,里面全是金灿灿的脓液。邓通却一点不介意,二话不说,就趴在刘恒腿上,像喝玉米粥似的,咕噜咕噜,三下五除二,把那些脓汁吮吸得干干净净,再吸下去就该是健康的血细胞了。
刘恒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伤悲,在邓通又一次帮他吸完脓汁之后,他假装随意地问道:“你认为这普天之下,谁最爱我?”邓通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想没人会超过皇太子吧?”刘恒点了点头,后来皇太子刘启进来问疾,刘恒就指着自己的痈说:“过来,帮老爸把这里面的脓汁吸掉。”
皇太子大吃一惊,但皇帝老爸的命令又不敢违抗,否则这个太子估计当不稳,他犹豫了一下,苦着一张脸俯身去吸,但是动作一点不利索,脓汁吸得不够干净,七零八落,汤汤水水洒得到处都是。比起邓通,不仅技术差得太远,态度也极不认真。按理说技术差不要紧,练练就可以了;态度差,这就是立场问题了,说明对皇帝老爸不够忠心,不够热爱。所以刘恒大不高兴,但没办法,总不能因为这种破事废掉太子吧,对着大臣们也说不出口啊!
皇太子总算吮完,一阵风地跑出去漱口。后来听说邓通曾经屡次给老爸吸吮脓汁,甚至把它当成一种乐趣,皇太子心中大怒,对邓通恨之入骨,只是暂时不敢发作。
而刘恒从此对邓通更加宠幸了,自己的亲儿子给自己吮痈很不情愿,而人家邓通却甘之如饴,这是一种什么精神,需要多大的忠心?有一次,他招来一个相面的,给邓通看相。那相面人说:“陛下,从邓大夫的面相来看,他老人家将来恐怕会因为贫穷饥饿而死啊!”
刘恒哈哈大笑:“有没有搞错?饿死?他对朕这么好,朕怎么会让他饿死。”于是干脆把蜀郡的一座铜山赐予邓通,允许他私人铸钱。从此,“邓通钱”流通天下,成为除了皇帝之外,天下最富有的人。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刘恒死了之后,即位的景帝,也就是当年的皇太子不客气,要秋后算账了,他下诏将邓通免官,接着又指使人告发邓通偷偷跑到境外去铸钱。皇帝要找别人的茬,还能有什么办法?于是邓通倒霉了,被关进监狱拷问,将家产全部没收,还不够罚款的数目,总共欠国家数亿的债务。幸好文帝的女儿馆陶长公主刘嫖比较同情邓通,又送了不少钱财给邓通,但每次钱一送去,就被官吏当场接收,说是抵偿债务。邓通因此穷得家徒四壁,两袖清风,连一根发簪都没有
文帝和邓通?汉朝的邓太后_3
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他开创的“文景之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厉行勤俭,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他们不但出入相随,夜间更是同榻共眠。邓通由于有文帝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富甲天下,但是最后还是冻饿而死。
邓通出生低微当上御船水手。邓通是西汉蜀郡人,其父亲邓贤生逢高祖刘邦开国初年,避开了秦末的战乱,家道殷实,也读了几年书。邓贤在接连有了三个女儿后,妻子终于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自然视为掌上明珠。因村北南阳郡到汝南郡的官道才修通十多年,活了半辈子的邓贤方才见到驿骑飞驰、四方辐辏,就为儿子起名叫“通”。幼年的邓通读经习文之余,除到村北的官道边看车马外,更多时间是去水深草丰的南河西水中戏耍、摸鱼、捉虾。到了弱冠之年,读书没见大的起色,却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 因为邓通擅长摇船划桨,就被选到宫里当了御船的水手,也就是在皇宫里御船上当了个划船水手黄头郎。所谓黄头郎,就是头缠黄布的郎官,因为当时很迷信,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土能克水,所以摇船的郎官都头缠黄布。有一晚,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登天,但是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虽然已经十分接近南天门,但总是登不上去。就在这时候,有个头戴黄帽的人在背后推他,终于使他登上了天界。他回过头来看推他的人,发现那人的衣带在背后打了个结。文帝正想叫住他,怎知却被鸡鸣声吵醒了。
邓通因汉文帝之梦富庶一时。汉文帝做了这样一个登天梦,醒来后去宫中的渐台游玩,想起了梦中的情景,于是暗中观察,看看御船水手中间有没有像梦中那样打扮的人。结果看见一个专职从事给宫廷划游船的黄头郎与梦中所推自己上天的黄头郎极为相似,召来一问,此黄头郎姓邓,名通,随即意会“邓通”与登天之路通达相一致,于是认定邓通就是帮助自己登天的贵人而十分喜欢他。汉文帝自感这是自己的幸运之至,再加上邓通是一个踏实做事的下层人物,生性老实本分,为人低调,不喜欢外交,就连汉文帝放他休息准许外出,他都不出去。于是文帝就封邓通为上大夫并赐予了巨大的财富。
汉文帝为了发挥邓通的长处,让邓通有一点作为,有一天他找来一个善长相面的人,请他给邓通看相,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邓通是一个“富贵之人。”但面对已经富贵通达今非昔比的邓通,相面人却没有顺应汉文帝的想法,而道出了邓通“当贫饿死”的论断。汉文帝听了以后不以为然。为了驳倒看相人的论断,证明自己的眼力和权力,文帝要让邓通富上加富,以出出相面人的丑。于是将西汉中央政府直接统辖的十五郡之一,远在西南的蜀郡严道铜山赐予邓通,并破例允许邓通拥有与同姓诸候王相同的特权——可以自行铸造钱币。同时还说“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邓通这个人也很争气地通过自己的老实本分、诚实守信,以所铸造钱币份量足、质地优而广受大众喜爱,得以邓氏钱遍布天下,其富裕程度完全可以与同一时期的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铸钱、煮盐的资金积累不相上下。所以也才有了吴王刘濞与汉文帝的宠臣邓通都曾以铸钱“富埒天子”而有“吴、邓钱布天下”的说法。
邓通吮疮报恩却得罪了太子。西汉时期医疗还很落后,今天看来很简单的毒疮,在当时无良药可治,很多时候还会要人命。汉文帝不巧却得了此病。而当时医治此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将红肿溃烂处的脓血不断吸吮出来,一方面可以减轻患处的疼痛,另外也可将毒血吸出便于医治。所以,邓通就常常为汉文帝吸吮患处的脓血配合治疗。但是,作为权力至高无上的汉文帝,每天看到的都是邓通在为其吮脓,虽然毒疮已有好转,可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于是他就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者乎?”老实本分的邓通怎敢造次,马上回答说,谁也比不上太子爱你的程度。汉文帝当然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了。有一天太子来看望慰问父皇的病情,汉文帝当即就说,如果你能给我吸吮一下脓血,我的病就会好得更快一些。太子左右为难迟疑着给汉文帝吸吮了几口脓血,面部显得十分恶心难受。
回去后太子听说了邓通经常为父皇吮吸脓血的故事,不觉惭愧起来,惭愧过后就开始怨恨邓通,心说不是你小子这么恶心,父皇哪里想得到让我替他吮吸呢?这一换算,等于是邓通得罪了太子。
后来,当太子听说邓通经常在为汉文帝吸吮脓血时,太子开始从心里痛恨邓通了。到了汉文帝驾崩以后,太子被立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景帝怀恨邓通曾经让自己尴尬难当,无地自容,所以一即位后就免去了邓通的官职,收回了邓通铸钱的特权,让其在家闲居。邓通感到在家闲居既无收入又很无聊,所以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偷跑出境外在私自铸造钱币。于是汉景帝派出官吏找到了邓通进行审问查实,果然有此事发生。当即就将邓通捉拿归案,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上交国库,并处邓通数以万计的罚金,从而让邓通背上了巨大的负债。而长公主经常念叨邓通对父皇汉文帝的忠诚,并记下了汉文帝对相面人说的话,所以赏赐了一些钱物给邓通。而当地的一些监督邓通的便衣官吏随即就全部将其没收抵扣负债,就连邓通身上稍微值钱一点的发簪也给搜走了。长公主也无可奈何地只有采取“借”的方式,下令接济一些衣服、食物给邓通,以维持邓通一些日常的基本需求。最后邓通被活活饿死,死后身上一枚铜板都没有。
太子刘启为什么那么痛恨邓通。邓通是汉朝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在古代佞幸史上非常有名,也被现在很多杂文家拿来当作不知廉耻的例子,其实非常不公平,因为他不过是皇权下的一个卑微的牺牲品。他为皇帝吮吸痈疮,在那时的情况下,不但是不得已,说不定还是一种真诚的报恩手段。他出身贫贱,不过是个划船的黄头郎,哪懂得什么宁死不辱的气节?皇帝对他好,他就要对皇帝好,想法很朴素,从情理上来讲,没有什么可值得深责的。皇帝问他天下谁最爱自己,他回答是太子,也是一种朴素的想法。至于为此得罪了太子,并非是他的本意。如果他老谋深算,也许就不会那样回答,也就不会遭到那样的下场了。
总的来说,邓通虽然可怜可悲,却并非丝毫不值得谴责。为什么包括丞相申屠嘉在内的士大夫都讨厌邓通呢?《史记》和《汉书》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把他写入《佞幸传》呢?因为他破坏了士大夫和皇帝之间的规则。
邓通作为一个二千石的高官,虽然是因为佞幸被提拔的,但却毫无廉耻到为皇帝吸脓,当然就为正统的士大夫所不容了。这完全是自降尊严和身份。这样的人一多,显然是个危险的征兆,整个士大夫阶层都有沦落为皇帝真正奴仆的危险。同样,刘启作为皇太子,只要好好履行他本人的职责就行了,如果被逼到要为父亲吸脓,他怎么能不恨邓通呢。